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艺术文化交流论坛
>
大师之路:文徵明书法风格的演变-摸鱼集藏

大师之路:文徵明书法风格的演变-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大师之路:文徵明书法风格的演变-摸鱼集藏

1


文徵明一生勤勉,终身书课,从未辍笔。少年时曾因书法不佳而影响仕途,之后刻意临习,以勤补拙,终成为明代中期诗文书画集大成者。文徵明书法造诣深厚,兼擅篆、隶、楷、行、草诸体。至九十岁高龄犹能伏案做蝇头小楷,可见其非凡功力。


文徵明自小就异常勤奋,从少年时期“书法不佳”至耄耋时期的书法大家,享有高寿的文徵明晚年书法愈加精深。而仅从单一作品很难体会这种变化,需把文氏早中晚期作品放到一起比对,则不难看出其“人书俱老,越老越精”的突破(本文选取部分国内博物馆馆藏精品,分类比对,意在研习文征明的书法艺术的演变和特点。)


░ 文徵明书法风格的演变: 


在文徵明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大致可分为:

  • 五十岁之前的早期(遍临诸家)

  • 五十至六十岁的中期(融会贯通)

  • 七十岁后的晚期(巅峰境界)


▶ 文徵明四十二岁后以字行,故著有“文壁”款者均可视为早年作品,如:


三十五岁作《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台北故宫藏后简称:台北)、《隶书毛先生践行诗》(天津博物馆藏)、三十八岁作《雨馀春树》题跋(台北)、《唐寅对竹图卷》题跋(台北)、三十四岁作《元赵孟頫尺牍二贴》(台北)、《绿荫草堂图》、四十二岁书《书太上常清静经》(台北);


▶ 中期作品:


六十岁书《草书千字文》(台北)、六十岁《赤壁赋》(北京故宫后简称:北京)、六十六岁《四体千字文》(台北)。


▶ 晚期精品:


七十二岁《临沈石田金鸡图》跋(苏州博物馆)、八十岁作《自书七言律诗》(台北)、八十二岁《书醉翁亭记》(台北)、八十六岁《后赤壁赋》(北京)、八十九岁《书前后赤壁赋》(台北)、八十九岁《独乐园记》(台北)、九十岁《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词》(台北)。



░ 下面我们分不同的书体来看文氏书法风格的演变和突破:


#1

隶书

「早、晚期变化不明显」


文徵明的隶书在当时颇有盛名,王世贞评其隶书:“得钟繇、梁鹄之法。


其隶书作品传世不多,早期作品如三十五岁所作《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结构严整,转折平硬,圭角锐利,挑笔、捺笔笔端出现分叉;后受唐代徐浩及元代吴睿等书家影响,法度严谨,瘦劲圆润,如《隶书毛先生践行诗》。


2

《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 《隶书毛先生践行诗》


#2

小楷

「成就最高」


文徵明的小楷名誉海内,其子文嘉云:“文氏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虞、褚而下弗论也。”。可知文氏小楷取法晋唐,而精研诸家笔法。苏轼曾曰:“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洁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指出小字书法贵在开阔中不失间架结构。文徵明在《停云馆帖》的跋文中,也有这样的认识:“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诸美皆具也。另外文徵明一生勤勉,每日书课不辍,九十岁高龄犹能于灯下作蝇头小楷,可见书法功力深厚


文徵明的小楷,早期宗法钟繇、二王,结体宽拙、尚留隶意如三十四岁书《赵孟頫尺牍二帖》跋文;四十二岁书《书太上常清静经》入赵孟頫笔意,起笔及横捺处尖细,结体宽舒秀逸,笔法灵动多变;四十四岁作跋《欧阳修付书局帖》近钟繇、倪瓒、结字宽正,笔势劲利,竖笔开头与捺笔中段常带有赵孟頫风格的装饰性弧线;


文徵明中期小楷如六十岁作《前赤壁赋》结体宽博,脱隶意而出高古气韵


晚岁小楷如八十二岁作《书醉翁亭记》结体严密,疏密有度,力透毫端,似有率更之险峻,更有铁画银钩的晋唐遗风,为晚年精品。又如八十六岁作《后赤壁赋》结体瘦劲,圭角尽去,简质精妙。


3

左到右依次为:

34岁书《赵孟頫尺牍二贴》

42岁《书太上常清静经》

44岁《欧阳修付书局贴》

 60岁《前赤壁赋》

82岁《书醉翁亭记》

86岁《后赤壁赋》


关于文徵明在楷书历史上的地位,万历时的《五杂俎》曾作出过中允的评价:“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徵仲线上,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


#3

行书及行草书

「传世作品量最多,风貌变化最大」



文徵明传世草书作品较少,存世伪作最多而流传量最大,风格转变最明显的是行书。文徵明的行书宗法宋元各家,得二王、智永笔法,兼融苏、黄、米、赵(孟頫)、及《圣教序》笔法。资媚遒劲兼而有之,自成一体。


文徵明早期行书多署“文壁”款。如早期“文壁”款《松下听泉图》跋文;三十八岁作《雨馀春树》跋文,四十四岁所作《疏林茅屋》跋文。三幅书画上的跋文均为早期书法,笔触清秀细弱欠沉着,提按不明显,字势拉长,圈转牵连处显得局促而生涩;


4

38岁作《雨馀春树》跋文

早年“文壁”款《松下听泉图》跋文

44岁所作《疏林茅屋》跋文


中期作品如:六十岁作《草书千字文》、六十岁作《秋葵折枝》跋文、七十二岁作《临沈周金鸡图》跋文,运笔渐沉着稳健,线条变化多样,牵丝自然;


5

60岁作《草书千字文》

63岁作《秋葵折枝》跋文

72岁作《临沈周金鸡图》跋文


晚年作品尤精,如八十五岁作《行书西苑诗》,书法回归二王笔意,遒劲中带姿势,结构严谨。八十九岁书《独乐园图并书记》,结体宽舒圆润,去尽少年圭角,牵丝黏连,圆转映带,飞白自然不失沉着,温润而遒媚,为晚年难得之精品。而九十岁所作行书《张一川小传册》则辞世当年所书,结体疏朗,行笔流畅,提按分明,无丝毫怠意,更现实出文徵明业精于勤的书课精神,令人佩服。


晚年小字行草如嘉靖年间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中记文徵明学书,“无所不规,仿欧阳率更、眉山、豫章、海岳,扺掌睥睨。”晚年的行书,突破了早年结字细弱,提按变化少,连笔处纤弱不生涩等弊病,笔触日渐成熟运笔沉着稳健,其日日用功,以勤补拙,而能登峰造极,传为佳话。


6

85岁作《行书西苑诗》

89岁书《独乐园图并书记》

90岁所作行书《张一川小传册》


#4

大字行书及行草书

山谷笔意


文徵明中晚期的行草书,除了赵孟頫、二王一路唯美资媚的书体外,常有笔意稍纵的黄庭坚风格的行书,尤为大字行书。结体开张,运笔苍劲,有平正中求险绝的笔意


如九十岁作《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作品为文氏暮年之作,以长笔外拓的山谷风格书写,苍拙遒劲,可知其耄耋期依旧苍劲有力,毫无涣散之态。


7

90岁作《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


#5

尺牍

文人本色


文人除了常见的书、画作品外,还常有一类称为“尺牍”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可能只是文人间的问候信函或者家书,后人作为书法作品保存下来,“尺牍”不类书、画作品,是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书写的,更能表现出书者本人的书风笔触


苏州博物馆藏《行书尺牍册》对于考察文徵明归隐后的生平有重要价值。


8

文徵明《行书尺牍册》(苏博)



░ 综上所述:


文徵明精研各体书法:

  • 篆书取法李阳冰;

  • 隶书学习唐人而去其肥润,求古拙之美。

  • 行草宗宋元各家,得智永笔法,融合苏、黄、米、赵(孟頫)笔意,资媚遒劲兼而有之。

  • 小楷上追晋唐,成就最高。其结体修长妍美,笔法灵动者,学习赵孟頫、二王、欧、虞;而结字较宽,平正朴拙,略带隶意的作品则近钟繇、倪瓒的古风。

  • 大字行草率性纵逸,留山谷气息。文徵明早年书作芒颖甚露,晚年则尽去圭角,刚健秀劲,越老越精。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文徵明书法:“于整栗遒劲中,不失虚和舒徐意致。 文徵明承袭钟繇、二王、智永、赵孟頫的书风,又有别于赵孟頫轻柔圆浑的中锋,亦非苏轼、黄庭坚那样雄健,而在虚和舒徐中蕴含着文人坚韧的气质。再加上文徵明文坛领袖的个人魅力,又具诗、书、画、印之全才,故在明代中期蜚声海内,学者众多。


发布时间2019/07/22 11:15:36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