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八方连“金猴”之所以能以远高于市场价成交,是因为它的上边四枚邮票顶边漏齿及中间部分漏齿漏变体,为新中国至今为止发现最重要的变体邮票,极为珍罕。
T46庚申年猴票原图由黄永玉创作,邵柏林设计,姜伟杰雕刻,名称为“庚申年”(俗称“猴”票),编号“T46”,面值8分,一套一枚,三影一雕印刷,有背胶,齿孔11.5度,1980年2月15日发行。
猴票创作者合影:黄永玉(左)、邵柏林(右)
根据负责猴票印刷的董纯琦回忆,猴票印刷约20万版1600万枚,由于废品率实在太高,为尽快完成任务及不致浪费,邮票厂把部分不合格票撕去,仅留部分合格票,为方便计算,故撕成半版(40枚),这在济南邮局领票单照上得到佐证。
本次拍卖的猴票漏齿,所发生的机会非常罕见,这需要从整个印刷过程说起,其印刷程序大致如下:
在此期间两个步骤起到了非常的关键,根据当北京邮票印刷场工人的回忆,当时的打孔机器没有现代先进,因此每次只能以人工输送五版的形式进行打孔,而不是人们想像的几十、几百版一次性打孔,打完齿孔之后再由人工放置在一旁进行下一步骤。
当时的检查工作是非常严格的,所有不合格或有问题的邮票均严格进行销毁,因此盖完检查号的猴票才可以出场分发到各地方邮局进行贩售。
在十多年前曾经在某知名邮票拍卖网站上出现过一件左上角十六方连的变体猴票,其检查张号为“42412”,其中左上边三枚邮票发生了盲齿(盲齿是邮票的齿孔并未打穿,但是票面上留有齿孔的痕迹),这也是首次发现猴票有这样的变体出现,当时单枚猴票的市场价约3千元左右,此方连以近二十万的高价成交,由此可见猴票变体的珍稀程度。
而本次上拍的八方连,其检查张号为“42411”,说明与十多年前的这组十六方连是连号的,而且很明显的,当时左上方的齿孔在42412号时已经为穿,因此造成下一版42411完全漏齿且每有盲齿痕迹,而且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是由右向左渐进式漏齿,第五枚往右之后就没有了漏齿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情形极为罕见,而且在检查的时候并未发现而流入到民间。
此二件变体最初都源自同一人,此原藏者为当时上海邮局的职工,当其发现此大变体并没有把全张保存或退回,而是把变体的方连留下珍藏,十多年前病危前把此八方连亲手交至其子女手上,并交代此票的珍罕性,因为他知道,这八方连漏齿邮票远远的珍罕于盲齿邮票,当然他并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猴票上演著邮票历史上的传奇,8分面值的有票如今价值150000倍,这是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枚邮票可以相比的。
出自 :收藏投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