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我喜欢集邮,经常的身边有朋友会问我,你邮票都是哪里买的啊。通常我会告诉他们,一种渠道是邮局,一种渠道是互联网。
但是,对于一些集邮年限比较久的邮友们来说,邮品购入的渠道除了以上两种方式,还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来源就是邮商。
玩邮票如果不结识几位邮商,想要的东西就会很难,特别是当你想要编组邮集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邮品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几位邮商朋友的帮忙,就很难了。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包括我国解放前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做“集邮家与邮商是不分”的!
意思就是说集邮家与邮商是没有严格分界线的,很多邮商本人就是著名的集邮家,比如日本的水原明窗、美国的列文斯登、中国的钟笑炉等等。
还有像邮迷们比较熟悉的张包子俊、王纪泽、陈志川等集邮家们,他们也都干过邮商这个行当。
解放初期,国家官本位思想严重,重农轻商情况非常普遍,这点在集邮界里也充分地反映出来。当时,集邮界有一条不成条文的规定,邮商是不能参加集邮协会的。大家好像都觉得,邮票商人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和集邮这种高雅的活动格格不入。
其实,说起来邮商的收藏与邮识不比普通集邮爱好者差,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是有突出的贡献。比如,解放区邮票的第一位收集者钟笑炉,他是位邮商,然而他撰写的有关解放区邮票的资料,放到今天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听集邮前辈说起钟笑炉这个名字,大家都还是肃然起敬的。可以说,他的邮商身份丝亳无损他的集邮家形象。
还有日本的著名邮商水原明窗,国内集邮界敬他为世界级的著名集邮家。一方面他的邮集在世界邮展上多次获得最高奖赏,另一方面他的邮识水平也是相当高,虽然他也是个数一数二的大邮商,但在世界集邮圈内没有人会轻视他。
邮商这个行当,与其他商业不同,不懂集邮的外行是无法去干的,当然在邮市炒邮票者除外。我是个年轻的老邮迷,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我也结识了一批在微信上非常活跃的邮商,像河南的卖布的猪,平阳的曾善扬等,他们弥补了我藏品的不足,也成了非常好的邮友。
我发现,这些邮商又都有自己的邮集,他自已也收藏相当丰富。再退一步讲,即便不是下海当邮商,又有几个集邮家没有出卖过自己的邮票?我自己就多次出售过邮品,美其名曰“以邮养邮”。
那种只收不出的集邮家恐怕是太少太少了,甚至没有,因他即使自己不卖,将来死后也要卖掉。
讲了这么多,其实无非就是想说,集邮家与邮商两者互为结合,没有邮商就没有集邮家,集邮家又“养育”着邮商;两者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应歧视谁,并无高低之分。
有时候,我倒希望邮商能够多些,好让整个市场处于一种良性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