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钱币集藏交流论坛
>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摸鱼集藏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中国古钱币发展史-摸鱼集藏

中国古时正式发行的铸币是原材料多以铜、铁等低值金属为主,也有金、银、锡、铅等其它金属铸造的,还有玉、石、木、蚌、骨、玳瑁以及陶土等各种不同材料制造的钱币。古钱还包括了生产铸造过程中的一些遗存物,譬如:样钱、祖钱(雕母钱)、母钱,以及早期浇铸钱币使用的各类钱范。古钱虽分为正用品和非正用品,但从文化意义上来看,都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我国从商代开始,就开始用贝壳来进行商品交换,一是因为海贝产于海洋、来之不易;二是因为贝壳小巧玲珑、色泽光洁,是古人喜爱的装饰品,又坚固耐磨、便于携带、体小价高,所以,才被人们当作货币使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真贝渐渐地供不应求了。铜铸的刀币、布币流行后,贝币渐渐失去了货币的资格。春秋战国以来,人们交换商品用真刀、真铲等工具来进行,因为不方便,后来改为小的刀、小的铲,这就有了“钱”。钱,其实就是铲,货币的俗称,本为一种农具,类似现代的铲。作为交易的媒介物,我们的祖先仿铸成铲状的铜币,钱也由工具转为货币义。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货币也统一了,刀、布、贝等钱币被废除,以“半两”为货币。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汉代所铸的方孔钱仍称“半两”,但重量不断减轻,武帝建元元年又铸三铢钱,并废“半两”, 东汉开始使用五铢钱,各朝沿袭,直到唐武德四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较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钱币。


在王莽称帝期间,实行宝货制,时称钱为“泉”,又增加了“泉货六品”和“布货十品”两套钱币。泉货六品又称“六泉”,是王莽宝货制中六种圆形钱币的总称。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钱币,布货十品又称“十布”,也是王莽宝货制中的十种布币的总称,其他各布难以辨认、极易混淆,流通不便。


我国古代钱币还经常以皇帝年号来命名,称“年号钱”。由五胡十六国的成汉国率先铸造。年号钱成为定制自宋代开始。由于宋代年号更改频繁,铸的年号钱也特别多。元以后,历代所铸的钱,基本上都是以年号命名的。


最后是通宝,通宝是中国唐以后钱币的一种名称,因铸文中有“通宝”字样而得名,它起源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废五铢钱而铸的“开元通宝”。从此,铜钱不再是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钱币也真正开始成为货币符号,不再以货币自身价值来交换了。

发布时间2019/03/03 10:43:33
浏览次数10
留言信息
发表人资料
1楼
普通会员
分享
引用
留言
发新帖


发布时间 2019/03/05 14:40:25
共1页1条,到第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