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化邮品在专题展品中的应用
作者:吴天俊
摘要:在论述什么是自动化邮品和如何评价专题展品中的自动化邮品素材的基础上,提出应用自动化邮品素材应遵循四项原则:切题、适量、全貌、珍罕。最后介绍几点应用体会。
自动化邮品是指利用现代自动化邮政设备进行再制作而产生的自动化邮资票品和使用的自动化邮政戳记等。
自动化邮资票品包括邮票(如电子邮票、台湾邮资票、网络下载邮票等),邮品(如邮资标签封、邮资机符志封片、网络下载邮资符志封、大宗邮资凭证封、邮政混合信函、粘贴用电子邮票底纸机械打印的邮政挂号签条邮件等)。
自动化邮政戳记包括机盖邮戳(如机盖水波纹销票日戳、机盖投递日戳〕、电脑打印邮戳(如电子汇款单收据、包裹单收据上的电脑日戳)、电子喷墨邮戳、机械自动分拣喷码等。
上述自动化邮资票品的产生,有些是用邮者独立操作、无需邮政人员介入的(如电子邮票、网络邮票等);有的需通过邮政人员操作才能实现的(如邮资机符志、大宗邮资凭证等)。
近年来,由于自动化邮品不断涌现,收集与研究自动化邮品的集邮者越来多,其中有的是传统集邮者、邮政史集邮者,也有的是专题集邮者。
如何评价专题展品中的自动化邮品素材呢?
邮展评审员观点不一。有的认为自动化集邮来源于自动化邮政,邮政本身在发展,专题集邮者在专题展品中展出自动化邮品具有前瞻性,从素材多样化角度上讲,专题展品中应用自动化邮品素材是可以的。也有的认为,自动化邮品素材基本上是现代素材,收集难度小,比较容易获得,打分不高,不宜展示。
笔者认为:不管现代专题集邮,还是经典专题集邮,参展时可以而且应该展示自动化邮品。因为《FIP专题集邮展品评审指导要点》中有明确规定:“带邮资的邮品(邮票、小本票、邮政用品、邮资机符志、电脑出售的邮资品,如电子邮票等)……”。“邮政戳记(普通的、宣传的、纪念的或其他特殊的邮戳)”。“邮政操作中使用过的其他邮品,诸如……邮政自动化标记和签条等等;要用的话,这些邮品都应在相应的复会邮品上。”上述集邮素材均为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既然自动化邮品是适用的邮政集邮素材,专题集邮者在专题集邮展品中就应该大胆地把它展示出来。
那么在专题邮集中如何展示自动化邮品素材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四项原则:
1.切题。再好的自动化邮品素材的专题信息与所表述的主题不贴切时,不宜使用。例如,邮件上加盖邮资机符志(内容与该专题信息无关〕同时混贴相关专题信息的邮票时,应该选择新邮票,不应该展示加盖与主题内容无关的邮资机符志的复合邮品。又如,有相关专题信息(地名)的普通邮政日戳盖在贴有图案与主题无关的电子邮票实寄封(片)上,就应该选择贴普票加盖普通邮政日戳的邮品素材,不应该展示贴有图案与主题信息无关的电子邮票实寄封(片)。
2.适量。每部专题邮集不是展示自动化邮品数量越多越好。因为专题展品素材应考虑早期、中期、近期不同年代的分布,现代素材所占比利要小。例如,有的一部邮集最多展出自动化邮品分别为65件、53件、49件,给人感觉好像展示越多越现代派,其实适得其反。
3.全貌。自动化复合邮品应全貌展示,不应该制作成剪片展示。因为复合邮品有多种信息,值得关注和研究。当然,大宗印刷品邮件,大信封上贴邮资凭证(标签)1枚,挂刷加贴挂号条形码,如果在保留所有信息的前提下把它改制成标准信封规格大小,更适合贴片展示。如果把寄(收)信人的资料(一般为无效信息)去掉,制作成剪片展示也可。如果已符合标准封〔片)规格,则应尽量完整展示。参展者为了充分利用贴片面积,封片也可采取部分重叠形式展示,覆盖无效信息,展示有效信息。
4.珍罕。自动化邮品也有珍罕品,不像有人认为随手可得,没啥珍罕可言。如果专题展品中有些试机、测试、印样、样票、大变体等邮资票品展出,可提高邮集档次。
总之,随着自动化邮品选题内容、设计图案日益多样化,为专题邮集的拓展提供了发展空间,深受专题集邮者的青睐。
笔者组编《环境与健康》、《保健》两部专题展品(各5框)应用自动化邮品分别为23枚、8枚,含电子邮票、网络下载邮资符志、邮资标签封、邮资机符志、大宗邮资凭证、邮政混合信函等。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动化邮品确实是专题组集的好素材之一,展示得当好处多:
①与时俱进,展现未来集邮方向;
②应用新素材,展示新研究,具有创新性;
③适量应用自动化邮品。有利于专题拓展,解决一般集邮素材无法表述的一些专题信息。
④找到一条专题集邮素材多样化的新途径。
转自自动化集邮研究会:http://www.atm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