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邮票集藏交流论坛
>
邮票将来的命运是什么?-摸鱼集藏

邮票将来的命运是什么?-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邮票将来的命运是什么?-摸鱼集藏

其实我并不关注邮票的暗记,因为就连那身出官门最正宗的就算有暗记的邮票,也不能逃离打折的命运,而且是连续一二十年痼疾不癒,沉疴难起,就算有暗记的真票又如何?没有暗记的假票又如何?邮总放出真票打折也收不回预期的收益,你制假的假票投入市场又焉能得到想象的收益?真票假票收获的只能全是闹心而己。

邮票这东西远没有一些人想象那样命硬坚强,因为,它只是人类社会中人员流动需要的信息交换所衍生的工具物质文化本体而已。现在人类的位息交换己经从  “  信函寄递 "  (经过时间空间)进步到被 " 电讯手机  " 的瞬间交流 “  所淘汰,衍生于信函,附着于信这载体的邮票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手机数码拍摄功能的诞生,把风光近两百年的光学科技相机与镜头,光化学的从黑白到彩色的胶卷与相纸。扔进了历史的长河,世界著名的尼康与柯达等也轰然倒塌,传统的邮政在新兴的电讯面前,那小小的邮票又安能逃脱湮灭的命运?

又何况特别是中国又有一批缺乏脑子,智商低下的将帅,既无远见卓越的战略来面对危机,又偏偏采用了一系列自毁长城,步步深陷自杀危机的战术而不能自拨。

这表现为:

一、把依赖信函载体的邮票从它本职功能中分离出来,定位于  " 集邮邮票 “ ,和" 寄信邮票"  相区别。形成所谓邮票的" 双轨制 "  。这个决策产生了两大恶劣后果,一是建立了完全以谋利为目的利益集团和体制 “  集邮公司 " 体系。二、把过去信函寄递中十多个流动环节的邮政网络中的成本投入和劳务收益全部打乱,投入依旧,而收入转移给集邮公司体系。一句话,使邮票的 " 功能异化 " 。

二、自毁长城的战术操作更恶劣,对所谓 " 集邮邮票  " 采取惜售方法,不是扩大消费人群,而是限制与压缩消费人群,定额预订、减少零售、摇号、出短板邮品、宣扬零售排队……等,一句话:搞 " 饥饿营销  " ,而另一面,又以这集邮邮票从另外渠道投放市场,形成打折出售,并形成经历一二十年无法解决的痐疾沉疴,进入循环怪圈。

三、这样的双轨制的弊端大矣,集邮公司专卖的利益专控,伤害了各基层邮局的劳务收益,基层邮局不可能从仅仅的寄信邮票出售中收回信函寄递中付出的成本和保饭碗的劳务效益,集邮者用从集邮公司买来的邮票寄信,基层邮局等于是干义务劳动,邮票双轨制破坏了邮局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更无人考虑过其中利弊和是否合理?

四、邮政自灭邮票载体的传统阵地,首先推出 " 邮资己付 “ 邮戳,继而废去贴邮票最多的包裹不再用邮票,再就是推出完全再不用邮票的快递物流,这无疑是最大限度地压缩了邮票的社会消耗量,也最大地压缩和排斥邮票的消费人群。

五、其实,所谓邮票打折只需一个措施就可根除,即 " 邮票一律回归邮政营业窗口 " 。那一个营业员会少收一分钱邮票面值价格?但,集邮公司既得利益集团与体系,这时已利高于权,权大于法,弃利无法,纠正无能,奈何!

六、所以,现在依靠集邮者维持的信函寄递中,己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有封无函,只是集邮者们还不放弃所谓原地封、首日封、纪念封、漫画封、生肖封、手绘封……等能上邮集出邮展的邮戳等实寄要素的邮品而已。天晓得在集邮人群老化,邮票消费人群被人为压缩,邮票印量也不断萎缩,邮票题材和质量不断下降,青少年集邮者发展难继的情况下,中国集邮能维持多久?实难预计,我等集邮老痴,唯长叹而已?

来源:炒邮网

发布时间2019/02/15 11:03:22
浏览次数12
留言信息
发表人资料
1楼
普通会员
分享
引用
留言
发新帖

喋喋不休

发布时间 2019/02/16 23:13:30
发表人资料
2楼
普通会员
分享
引用
留言
发新帖

印邮票比印钞票还要泛滥,只考虑既得利益,必是自毁长城。。。

发布时间 2019/02/17 12:28:56
发表人资料
3楼
普通会员
分享
引用
留言
发新帖



发布时间 2019/02/18 09:18:52
共1页3条,到第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