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邮票集藏交流论坛
>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摸鱼集藏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摸鱼集藏

有关航天集邮展品正确选择、使用和展示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文章,并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一种特殊的与太空飞行搭载有着直接关联的航天集邮素材---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

  这些所谓的搭载“留地封”素材,是指那些专门为太空飞行搭载而设计制作的、盖销了专用“搭载入舱”邮政日戳准备装入航天器返回舱进行太空飞行的,但又由于返回舱载荷重量限制(这是一种常见的合理的解释,但事实上此后很多情况可能并不再是这样了,更多是的有意加盖的)而最终未能被装入返回舱进行太空飞行而被留在地面上的那些集邮素材。既然没有实际进入太空,但又赫然盖有“搭载入舱”专用邮政日戳,且数量不少,陆续出现在了集邮者面前。最初,很多集邮者不明其因、不明其里,产生了迷惑,进而将“搭载留地封”与真正的太空飞行搭载素材很容易产生混淆。至于那些收集中国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外国集邮者和集邮家们,更是对中国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形成和真实性以及如何正确判定产生了错解,尤其是对那些同样盖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但却不是真正上过天的、而是“留地封”的素材的产生与存在十分不解与困惑。我清楚记得2002年前后,经常与我保持联系交流的比利时和荷兰的二位航天集邮家曾先后给我与联系,将他们购买的盖销有“搭载入舱”日戳的所谓中国太空飞行搭载邮件的图片资料提供给我,请我帮助鉴别真伪及进行说明。当我看过图片后,我回复讲他们购买的“搭载封”虽然盖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但却没有真正上过天,是所谓的“留地封”,他们就问我,既然没有上过天,为什么还要盖“搭载入舱”戳呢?

  刻有“搭载入舱”字样的邮政日戳,是一种特殊的、专用的、明确表示某种邮政业务的专用戳记。《中国邮电百科全书》中“邮政法规”一节里关于邮政日戳的说明是这样的:“邮政日戳,是邮政企业处理各项业务的刻有地名和日期的特制专用戳记,是邮政专用品之一。邮政日戳是法律上的有效凭证,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伪造或者冒用”。在邮政日戳的诸项作用或用途中,就有“确认邮局与用户之间以及局内各工序之间时限段落责任”、“是单位或个人交寄邮件日期的法律责任的凭证”的说明。而在《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关于“邮政日戳”的定义是这样写的:“邮政通信部门经办邮政业务所使用的、标有时间和地名的戳记。是凭以确认邮政局、所与用户之间及邮政部门之间权责关系的印信。邮政日戳的用途和主要作用:…②确认邮政用户的权利;…③法律上的有效凭证。”。另外还指出:邮政日戳是邮政专用品,而 “邮政专用品在法律上具有书证和物证的作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由此,对是否经过太空飞行的素材进行认定,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和依据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与判断,即:凡盖销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邮局启用的带有“搭载入舱”字样邮政日戳的集邮素材,就同时确认了邮政局与用户---实施搭载的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也就能够对素材是否已经完成搭载入舱这一操作行为提供“法律上的有效凭证”。由于邮政日戳“在法律上具有书证和物证的作用”,因此它完全可以对航天集邮素材是否“搭载”和“入舱”提供“书证”或“物证”。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 - 延陵牧星 - 牧星谭邮--肖宏的博客图1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 - 延陵牧星 - 牧星谭邮--肖宏的博客图2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 - 延陵牧星 - 牧星谭邮--肖宏的博客图3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 - 延陵牧星 - 牧星谭邮--肖宏的博客图4
 
关于“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与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认识与探讨 - 延陵牧星 - 牧星谭邮--肖宏的博客图5
 

1996年,当我国在第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上搭载并成功回收第一批太空飞行搭载素材时,我们最初收集到的一些搭载留地纪念封上只是盖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日邮戳,并没有加盖“搭载入舱”邮政日戳(图1),但后来盖销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但未上过天的“留地封”也随之出现(图2),而有些所谓的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上也盖有与真正经过太空飞行的搭载封上相同的“太空邮件专用”戳记(图3)、“太空邮件”或“载人工程专用签”(图4和图5),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素材是否就是当时与其它素材一道统一加盖“搭载入舱”专用邮政日戳而未被装入返回舱进行太空飞行的素材中的一件,但至少它的出现,亦明确表明,最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邮局专门为太空飞行搭载而刻制启用的带有“搭载”、“入舱”字样的邮政日戳,已不再是对某一航天集邮素材是否真正“搭载”、“入舱”经过太空飞行提供法律上的有效力的唯一的凭证和印信了。从那时起来,本来可以直接通过“搭载入舱”邮政日戳来判定是否为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依据,不经意之间被同时出现的公证机关和由其出具的公证文件所代替了。本来应该是唯一和主要的“印信”、“物证”或“书证”变成了次要的,而辅助的参考的手段却成为了关键的判定依据和指标。从此,那些盖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的所谓的“留地封”,也如怪胎一般在每次航天任务时伴随着相关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诞生同时也呱呱落地了。由于这些盖销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的“留地封”的出现,混淆了“搭载入舱”邮政日戳原本应该表达的“权责”关系,与最初的愿望发生了背离,从而降低了“搭载入舱”邮政日戳的本应有的法律效力和“凭证”作用。

  因此,现在要确认哪些盖销了专门的“搭载入舱”邮政日戳的太空飞行搭载素材是否真正上过天飞行过,就必须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并出具法律效力的公证文件方能证明,将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对邮政要素的认定上转移到了对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上去了,也就是说,大家可以不必关注具有法律效力的体现邮政局与用户间权责的邮政日戳了(甚至有些太空飞行搭载素材连“搭载入舱”邮政日戳都没有加盖),只要有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件就足够,从而引导集邮者远离甚至是摆脱对法定的邮政日戳的依赖与信任,降低了或者忽略了邮政日戳所具有的法律上的“凭证”功能。

  当前,这些盖销有“搭载入舱”邮政日戳的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存在,虽然在客观上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航天集邮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的内容,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出现与存在。但这种现象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和暴露出“搭载入舱”邮政日戳在管理与使用上还是不严格和不规范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如何避免当前这种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乱象进一步扩散与发展?这是当前非常值得大家共同关心与探讨的。

  首先,应正视这些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素材客观存在的现实,高度重视并加大研讨和宣传力度,让广大航天集邮者都能够切实了解并熟悉太空飞行搭载素材与所谓“留地封”的根本区别,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与原因,正确引导航天集邮者的收集与研究;同时,也要加大与国外航天集邮界及集邮家的交流,向他们介绍中国“搭载入舱”邮戳及太空飞行搭载“留地封”的基本概念及如何与真正太空搭载飞行素材进行区别,尽量减少国外航天集邮者对上述素材的不解和误解。

  其次,建议太空飞行搭载素材的审批单位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军邮局,从神舟八号任务时开始,对“搭载入舱”专用邮政日戳的使用进行的严格规范、管理与控制。既然通过“搭载入舱”文字来表明相关素材被“搭载”、“入舱”进行太空飞行,则凡经审批并允许装入返回舱进行太空飞行搭载的素材,要逐一进行加盖,对加盖的进行统一造册(只记录加盖枚数,统一连续编号,无论要加盖邮品出自哪个申请单位),凡未允许装入返回舱的集邮素材,一律不得加盖,如果事先加盖了但因特殊原因未能装入返回舱实现太空飞行搭载的,则一律进行销毁,并在事后的公证环节进行公证说明。逐步恢复“搭载入舱”专用邮政日戳应有的邮政功能,还其本原所具有的法律上的“有效凭证”的地位。

  第三,呼吁中国邮政与中国航天主管部门开展协作与合作,加强沟通与联系,争取在今后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开设、建立太空邮局,制作、启用专用的供太空邮局使用的太空邮政日戳,并早日实现由航天员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于太空舱内对搭载的航天飞行素材进行邮政处理,即亲自加盖相关太空邮政日戳。

参考文献:

1、《中国邮电百科全书(邮政卷)》,黄宪明、张关基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年11月;

2、《中国集邮大辞典》,孙少颖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7月;

3、《获奖航天邮集汇编》,施金冥主编,航天邮友联谊会,2006年11月。



 作者:肖宏(公众号“方寸邮缘:fcyyzm”)

常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江苏省集邮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邮展评审员


发布时间2018/12/08 10:52:02
浏览次数5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