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艺术文化交流论坛
>
瑞启春台——感受文物中的春意-摸鱼集藏

瑞启春台——感受文物中的春意-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瑞启春台——感受文物中的春意-摸鱼集藏

  来源:首都博物馆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仲暮之春的京城,天地和同、草木华生、鸟兽孕宁、万物咸遂,人们走出家门,走进自然。农历二月的花朝,三月的上巳与清明,女儿扑蝶赏红、士人觥筹唱和、亲人祭祖踏青,种种顺应时气的节令活动,展示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天地自然的敬顺。

  让我们在首都博物馆“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中感受春意,了解旧时的春日节俗,共同迎接春的到来。

  赏花鸟

  鲜花是生机的体现也是春意的描绘。春日里,人们外出踏青赏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休闲生活。在北京,仲春前后,素有赏牡丹的习俗。

  鸟兽飞禽与花草树木一样,是季节的先知者,是春天的使者。《后汉书》中记载乌桓、鲜卑人:“见鸟兽孕乳,以别四节”,宋代诗人陆游亦有言:“野人无历日,鸟鸣知四时”。由此可知,以禽鸟活动的节律标示时间,是古代常见的记时形式,花与鸟儿的相映成趣也为春意美景更增添了灵动生气。

  ▲光绪粉彩花卉纹瓶 清

  ▲《梅雀水仙图轴》(局部) 清 吴焕

  ▲粉彩花鸟纹瓶 民国

  祭祖踏青

  古时,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被称为“上巳节”。每逢此时,人们即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到郊外水边进行祭祀仪式,祷祀驱除一年的尘浊污垢与灾祸邪祟,称为“祓禊”(fú xì)。上巳之后的“清明”既是象征季节物候变化的节气,也是人们缅怀先人、戴柳踏青的节时。

  ▲清明祭扫、戴柳场景

  清明素有戴柳习俗,即人们将柳枝做成柳圈佩戴于头上。该习俗与上巳祓禊之礼有关,流传地域极为广泛。古人认为柳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驱疫免毒、护生延年,因此清明戴柳具有祈福求祥之意。

  自魏晋以后,修禊仪式也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文化的进步,逐渐演变为文人临水流觞、赋诗抒怀的雅集活动,时间上也不再拘泥于上巳当日。明清时期,京师人文荟萃,以“上巳祓禊”为渊源而举办的春季雅会层出不穷、主题多样,其中不乏一些鸿儒硕学和有志之士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北京地区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发展。

  ▲《潢南益府刻兰亭图卷》(局部) 明

  ▲宴饮图插屏 清

  ▲《清明踏青图》(复制品)  现代

  《清明踏青图》为京城画家王大观先生于1984年所创作,作品以生动丰富的色彩、细致入微的笔触以及贴近生活的视角,表现了清代北京高梁桥一带,清明时节市井街头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节令活动。此时的京城,柳叶婆娑、春花烂漫,热闹的商业集市构成了画面的近景,其中不乏戴柳者穿梭其间,更有商贩挑担贩卖应时花卉;远景中,依稀可见祭扫的人群,更有众人围观射箭、打马球和杂耍等活动。一幅生动的旧京清明节俗活动图谱尽收眼底。

  游 艺

  年年冬会去,岁岁春会来。人们在时令活动中敞开怀抱迎接明媚、安恬且温暖的春天。放飞风筝、戴柳插柳、打秋千之戏都是人们喜爱的游艺活动。让我们共同期盼新一年的诗情画意都从春天、从现在开始吧!

  ▲《汉宫春晓图》(局部) 清

  这幅清代无款设色《汉宫春晓图》,在画面内容、布局和色彩方面与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汉宫春晓图》相近,或是以其为母本绘制,描绘了春日清晨汉宫中宫娥的游艺生活,其中不少具有明显的岁时节令内容。画面从左至右的主要活动包括:秋千之戏、春日斗草、焚香博古、奏乐起舞、赏花扑蝶、抚琴对弈。

  ▲黄釉雕瓷“琴棋书画”笔筒 清

  ▲杨柳青着色年画——瑞启春台(复制品)清

  展览即将落幕,快来首都博物馆,在展览和文物中寻找春天的故事,一起走进北京的春天。

  展览名称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北京岁时节令文化系列展

  展览时间

  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11日

  展览位置

  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A展厅

发布时间2022/03/10 08:48:50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