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市场资讯
>
市场快讯
>
世界硬币大奖中国提名币:2014年度-摸鱼集藏

世界硬币大奖中国提名币:2014年度-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世界硬币大奖中国提名币:2014年度-摸鱼集藏

世界硬币大奖(Coin of the year,COTY)又称年度硬币评选,是当今世界上规格最高、业界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国际硬币评选活动,1984年由美国克劳斯出版公司(Krause Publications Inc.)和《世界硬币新闻》(World Coin News)联合发起。每年都有几十个国家发行的数百枚硬币参与角逐大奖,其中有包括中国硬币在内的上百枚硬币获得提名。


从2014年度开始,世界硬币大奖取消最受欢迎币奖、最佳贸易币奖,新设最佳双金属币奖、最佳流通币奖。


NumisMaster网站于2013年10月17日发布新闻《克劳斯出版社公布2014年度世界硬币大奖提名币》(Krause Publications Announces 2014 Coin of the Year Nominees)。其中,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1盎司彩色银质纪念币荣获最佳克朗币提名;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荣获最佳流通币提名。这两枚纪念币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具备一定的观赏性,值得收藏者鉴赏。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

1盎司彩色银币荣获最佳克朗币提名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融合了徽剧、汉剧、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清朝宫廷和民间繁荣发展,传承至今,被视为中国的国粹。2010年,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京剧表演中,脸谱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因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或特定类型的人物各有谱式而得名,可替代面具的功能,表明角色的性格、善恶、美丑等特点。京剧脸谱中,不同的颜色和线条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010年至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共发行三组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丰富斑斓和文化魅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6月27日发布〔2012〕第7号公告,定于2012年6月29日发行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含金币2枚,银币3枚。其中,1盎司彩色银币荣获2014年度世界硬币大奖的最佳克朗币提名。该枚银币的直径为40毫米,面额为10元,成色为99.9%,最大发行量为5万枚,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生产。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海水江牙、祥云纹样组合设计,并刊国名、年号,由王虎鸣设计,黄喆、胥瑜婷雕刻。其中,海水江牙又称“海水江崖纹”,由“水脚”(图案下段的线条)、水浪、山石等图纹构成,寓意福山寿海,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祥云是指祥瑞的云气,北周庾信《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道:“祥云入境,行雨随轩。”也属于中国传统纹样。这两种纹样常见于古代服饰和传统工艺品上,为装饰主体增添了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的气质。将其添加在纪念币的正面图案上,起到了衬托主题、丰富画面的作用。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典型的京剧脸谱形象。这些形象取自历史人物、道教神仙、文学角色等,具有豪放浪漫的英雄气质。钱币设计师借鉴了景泰蓝工艺的表现方法,在浅浮雕上对人物面部着色,在其他部分仍运用本色浮雕的制作工艺,将浮雕与彩色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体,很好地表现出京剧脸谱特有的色彩感和古朴、庄重的特点,使金银币的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中国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第3组)1盎司银币的正面图案为“张飞”京剧脸谱造型(局部彩色),并刊“张飞”中文字样及面额,由王虎鸣设计,魏雪飞雕刻。


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万人敌”。张飞在民间的形象忠心耿直、爱憎分明、敢作敢为。京剧舞台上的张飞为净角,俗称花脸。花脸一般分为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脸(副净)和武花脸。张飞属于架子花脸,以工架(动作、造型)表演为主。金银币上的张飞脸谱,怒目圆睁,威风凛凛,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张飞拒水断桥的霸气形象。


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荣获最佳流通币提名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2年8月27日发布〔2012〕第8号公告,定于2012年8月28日发行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该枚纪念币的面额为1元,直径为25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量为8000万枚,由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生产。



纪念币正面刊行名、面额、年号。


普通纪念币中首次刊行名的是2003年贺岁普通纪念币。行名的书体与中国人民银行现使用的标志一致,伴随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而闻名。据《当代中国印钞造币志1948-2000》记载,该套人民币的行名和字形由中国人民银行的首任行长南汉宸邀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马文蔚先生所书,为汉隶和魏碑的变体,刚柔并济,被评价为“汉风隶骨,自韵天成”。当时的行名为繁体,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行名的繁体改为简体,沿用至今。


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的正面沿用了生肖贺岁系列及第四套流通硬币1元硬币的共同图案:顶部刊行名、中央刊面额,底部刊年号。它虽然被定位为普通纪念币,但与现行流通人民币职能相同,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所以,采用流通硬币的图案,一来可以体现其流通职能,二来也容易被群众接受。




第一轮发行的贺岁普通纪念币(2003-2014)的背面图案将生肖动物形象融入到儿童过年的系列场景中,展现了底蕴丰富的中国传统民俗活动,构成了一幅幅“童子贺春”的吉祥画面。


2012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的背面图案为一个舞龙的小男孩,他身着中国传统服饰,身旁是两枚方孔钱。内缘右下方刊“壬辰”字样。


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之一,源自古代祭龙的习俗,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求雨篇》便出现了舞龙求雨的记载。后来,舞龙由祭祀仪式走向日常生活,成为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每逢重大的喜庆节日,便是“舞龙秀”出场之时。舞龙时,一人在前,手擎龙珠,在龙头前领舞,表现龙抢宝珠。演员们则手持长杆,托起龙身,闪转腾挪,以模拟游龙回旋婉转之态,飞腾冲天之象。舞龙场面鼓锣喧天,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画面中的小男孩,面目丰腴,憨态可掬,好似年画中常见的拜年童子。他手擎“龙珠”,奋力舞动,而用方孔钱结成的龙也随着龙珠的摆动而呈现出蜿蜒之姿,十分形象地表现了舞龙活动的特征。龙身上的方孔钱,使人联想到富足的生活。小男孩身旁余下的两枚方孔钱,又隐喻了“年年有余”。总而言之,这枚纪念币构思巧妙,图案简洁,浮雕细腻,背景干净,具有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堪称普通纪念币中的佳作。


作者:马天一

发布时间2022/02/24 09:10:14
浏览次数2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