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了2017年发行的“丁酉鸡”大版票的收购价,只有31元,真是不是滋味呀。
想当初“,丁酉鸡”大版票上市当天的最高价达到了500元呀,这钱用来吃一顿烤鸭,那是绰绰有余呀。
可是,现如今,“丁酉鸡”大版票流落街头了,就这31元,在大街上连一只最便宜的脱骨扒鸡都买不来了吧。
第四轮生肖大版票怎么就混到了这种地步呀,实在令人酸楚。
2016年发行的“丙申猴”大版票虽然没有破发,价格还高出三倍吧,但也是跌幅巨深呀,最高的时候高达1100元,在六七百元的价格横盘了一年左右呀,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这种非常的尴尬。
第四轮生肖邮票套票全部破发,小本票也是全部破发,有的小版张也是破发。
2021年就快要结束了,邮票钱币市场依然非常低迷,新邮破发的品种随处可见。
普通纪念币也是一蹶不振,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还谈什么“泰山”“武夷山”普通纪念币了。
“冬奥会”普通纪念币没有一点热度,价格比面额高出几毛钱,实在是没什么品的味道了。
“冬奥会”纪念钞在这里也就不谈了,12月21日兑换当天再说吧。
为什么不说“冬奥会”纪念钞呢,相信地球人都知道。
现在的普通纪念币和金银币正在走邮票发行的老路,而且越来越像了,是不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呀。
从表面上来看,发行量越大越赚钱。其实,走到一定程度,盈利靠的就不再单纯是发行量那么简单了,它涉及的因素非常多。
要是发行量老是处于严重超标这状态,原本的畅销品也就变成了滞销品,现在谁还搭理金银币呀,“贺岁”银币不行了,也出来一个什么“贺岁”金币,真是有意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逻辑思维混乱。
大量普通纪念币弃兑就非常能说明问题,这回轮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冬奥会”纪念钞,就是再甩也甩不出去了,“中国航天”纪念钞的深刻教训一点没有吸取。
直接看看金银币新品种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其表现更为直接、更具说服力。
跌破初始发售价的品种不是少数吧,其尴尬的境遇就连破发的多枚成套的邮票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