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野生保护动物(三)》邮票发布发行公告,2021年邮票发行接近尾声,不出意外,这将是今年最后一套邮票(当然,也可能随时出意外)。
相信邮政发行部门,2022年新邮已开始准备。2022年新邮发行计划,是近几年最早的一次,可见邮政管理部门,已倾听大家意见,加速了工作效率,初步做到人民邮政为人民的体现。众观2022年新邮,有喜,更有槽点。
一喜名亭有续接。
《中国名亭(一)》邮票自2004年发行以来,相隔18年,未能续上名亭第二组的发行。集邮者连年呼吁,邮政发行部门视而不见。这套邮票从第一组到第二组,邮政的领导都换了几任,工作人员熬退休几茬儿,集邮者送了不少,终于续接。不知道是邮票发行人健忘了,还是发行系列邮票像皇帝选妃侍寝,得抽签,名亭命不好,总是抽不中。不过言归正传,还是要感谢2022年的邮票发行计划制定者,终于十八年后,圆了大家的心愿。此外还没第二组的,就只剩下中国古桥了,希望2023年中国古桥第一组二十周年的时候,第二组能出现。对了我是有强逼症的,最好能选用第一组的老师设计,不然风格变化太大,只能说明中国邮政的统筹能力需要提升了。
二喜体育建枚数减少。
2022年,除了冬奥、亚运等体育赛事外,还有推迟的大运会。从枚数安排来看,大运会从4枚减少至2枚,亚运会也只安排2枚邮票发行,这也能洞察到邮票发行部门的良苦用心。大运会已经举办了31届,大多国家,只发行了1-3枚邮票,其中第8、15届未发行邮票。多次举办大运会的国家,如日本,除第一次发行3枚外,第二次举办就只发行一枚邮票。本届大运会,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三次大运会,将邮票从4枚减少成2枚,可谓顺应民意。
三喜反应快速。
国家公园选题的列入,可谓是明年邮票的亮点,在国家公园公布不到一个月内,中国邮政就迅速将此列为邮票选题,抓住时效,抢占热点,快速反应,对提振大家信心,有很大影响。空间站2022年建成,也即时发行邮票。
此外,虎(文物)、党章百年、红楼梦都是不错的选题。
当然,明年的邮票选题,还是有遗憾的。
一是古画不够代表。
《姑苏繁华图》没啥别的特点,唯一的特点和特色就是“长”,在清代绘画中,并不是代表佳作,我们国家古代绘画作品,那么多宋元佳作还未能呈现,突然弄了清代作品,不知作何想。我猜是江苏邮政提议?还是迎合长三角经济带?不得而知。
二是奥运、亚运城市未发行邮票。
按惯例,奥运会举办城市和亚运会举办城市,都要发行相关选题邮票,如北京奥运会的《颐和园》,广州亚运会的《珠江风韵》等,通过邮票像外界展现举办城市形象,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都没有展现城市文化和风貌的邮票呈现,只是冬奥用《中国名亭》,稍显力度不足,其实可以发行北京坛庙、北京胡同或者将秦腔改为浙江越剧邮票等。
三是儿童题材不够创新,发的太多。
近两年,动画题材一直受到欢迎,但儿童绘画作品或其他儿童题材的受欢迎度根本不够,《我与祖国共成长》显然又是换了名的儿童画作品选,这个题材,求求邮政部门不要发了,如果要吸引青少年,就发青少年喜欢的题材,比如:刮刮乐邮票,魔方邮票等等,得多创新,多换位思考。
其他喜点和槽点欢迎大家留言,没别的,我们都希望中国邮票好!(十年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