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展时间
中国书画
11月26日至27日
上午9:00至晚6:00
(11月28日至12月2日可在库房调阅)
拍卖时间
中国书画(一)
12月3日(星期五)上午9:30
中国书画(二)
12月3日(星期五)下午2:00
地点
北京昆仑饭店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2号
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埠后,上海一跃成为全国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十里洋场吸引着全国的文化艺术精英,思想、文化交流碰撞对艺术家眼界、胸襟的影响毋庸置疑,书画艺术传统与创新兼容并蓄,人才荟萃。“海派”一词应运而生,而“海派”并非流派,而是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气或文化现象,在不断发展中,这一概念也并不以地域和画风为限,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海纳百川的审美,艺术家们各放异彩,深深影响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美术。

任伯年作为早期海派一代宗师,各种画科无一不精,花鸟尤其擅长,且工、写皆佳。早年的任伯年师法陈老莲,兼采宋元工笔重彩技法,重墨勾勒,敷色深浓,呈现出一派古艳之感;后期乃受到陈淳、徐渭、八大山人、华嵒等写意大家的影响,亦工亦写,自由挥洒,在其艺术的成熟期已臻化境,大有笔歌墨舞之态。进入1890年代,此类写意作品成为任伯年创作的重点,《枇杷双鹤》即为一例。

Lot 172
任伯年(1840-1896) 枇杷双鹤
立轴 设色纸本
1891年作
尺寸:84×156.5 cm。 约11.9平尺
估价(人民币):100,000-120,000

《枇杷双鹤》出版物及著录
出版:《任伯年画集》第41页,(新加坡)陈之初编辑,1953年
《任伯年画集》图版8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8月
《任伯年画集》第106页,(台北)艺术图书公司,1984年1月
著录:《任伯年研究》第99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4月
《任伯年年谱》第10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年6月
《任伯年全集·第六卷》第124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1月
《中国书画名品编目·虚谷·任伯年·吴昌硕三家书画选萃》第143页,(日本京都)株式会社大塚巧艺新社,2010年11月
《任伯年人物画艺术论》第147页,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画坛圣手·任伯年艺术人生》第174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6年11月
《任伯年年谱》第23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1月

新加坡实业家、著名收藏家陈之初旧藏
此帧作于1891年,写庭院一角,竹篱茂草间,枇杷枝干横斜,上下呼应,姿态全自胸臆中出,毫无摹袭古人的痕迹,老笔纷披,墨色交融,皆觉质地浑厚,作风老辣。一对仙鹤缩颈相对,虽只占据一侧,不在画面中心,却令整幅精神全出。
仙鹤寓意长寿,而枇杷则象征着吉庆多福,子嗣昌盛,两相组合,寓福寿绵长之美意。二者皆是常见的绘画内容,任伯年在处理此类题材不落俗媚,仿佛仙鹤、枇杷皆具有人格化的象征精神,流露出一股深层的韧性。这样的风格无疑影响到后学吴昌硕、王一亭、齐白石等,他们的源头活水于是幅清晰可见。

在学者对“海派”一名来源的考证中,吴观岱曾作为对照出现,1899年张祖翼跋吴观岱的画:“江南自海上互市以来,有所谓海派者,皆恶劣不可暂注目”,此跋文中出现了今所见最早的“海派”一词。吴观岱曾受廉泉邀请寓京华多年,并担任如意馆供奉,浸淫传统,深受京华文化氛围濡染,因而在此处以文人画的立场与当时最初迎合商业的“海派”绘画形成对比。

Lot 131
吴观岱(1862-1929) 流水音图卷
手卷 设色纸本
尺寸:28.2×124.2 cm。 约3.2平尺(画心)
估价(人民币):250,000-350,000
国营文物商店藏品。
《流水音图卷》是吴观岱应廉泉之请写赠袁克文者,图绘袁氏在中南海的居所流水音,属吴观岱生平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