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邮票集藏交流论坛
>
逆向思维:邮票消耗越来越少,收集信销邮票比较好?-摸鱼集藏

逆向思维:邮票消耗越来越少,收集信销邮票比较好?-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逆向思维:邮票消耗越来越少,收集信销邮票比较好?-摸鱼集藏

如今,资本逐渐远离的集邮圈,转向钱币等更热门的领域。邮票市场一蹶不振。在互联网和民营快递业双重冲击下,再加上邮政业务与邮票发行的种种问题,导致了书信往来日益减少,贴邮票的信函就更少了。

现在,你想买一套邮票很容易。可你想找一套自然信销邮票可就难了,去邮币卡市场转悠,或者上网,你也很难看到信销邮票的身影,即便有,也是早几年的存货了,或者是集邮者专门为了集邮目的“定制”的实寄封。好容易找到几个,再看价格,还真不便宜。

于是有个朋友突发奇想,问:现在邮票消耗越来越少,是不是收集信销邮票比较好?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确实是信销邮票数量在大幅度减少。而且很多目录也把最近几十年的邮票中新票旧票价格统一了。

再看一下二战前后的欧洲,一些处于战争核心区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经常会碰到使用过的旧票目录价高于新票的,似乎也在验证这样的论调:如果大家都没使用邮票,旧票就会比新票更难搜集,价格也会更高。

这其中也有相当的信销爱好者在其中摇旗呐喊,本人也是非常喜欢收集信销邮票的,感觉有那种历史的沧桑感。而且在收集过程中,确实发现新进10年的旧票非常不好找,不但中国邮票如此,外国邮票也一样。现在找又便宜又成套的外国信销也就是法国和日本比较容易,如果是英国邮票,一套旧票也要几十块才能搞定。似乎这位朋友的论调真的是正确的。

但即使如此,我也不会考虑高价买旧票。大部分国家的集邮习惯都是收集新邮票,尤其在我们国家更是如此。一个戳敲下去,不管怎么样画面都会被影响。如果对邮戳情有独钟,不如去收集首日封或者出世纸等题材。非要邮戳和邮票在一起打架,实在没有必要。

事实上,尽管欧美一些旧票目录价很高,在市场上也不是都受欢迎,一般都是带有特殊邮戳的邮票才会价值更高一些。

为了佐证这一点,我们拿比较有代表性的德国邮票为例,比如2004年的德国全年邮票,在米歇尔目录上,新旧票价格基本相同,而市场价格新票大约为20欧元,盖销票(之所以用盖销是考虑信销品质不统一)大约5欧元。

区别大概差4倍。到了2014年,新旧票的目录价是差2倍,而市场上新票大约80欧元,盖销则在8欧元左右,价格差了10倍。可见旧票还是相对差很多,升值保值的能力也比较弱。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旧票虽然好保存,但旧票本身已经不存在品相完美一说,保存也简单,不用过多考虑背胶等问题,后期继续损耗的系数远小于新票。所以后期价值是应该持平的或跟随新票价值缓慢抬升。

相反,新票则会在保存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存量减少,时间越久,品相完美的邮票就越稀少,价值则会慢慢升高。

一些原本价格低廉的邮票,也会因为大量消耗导致上涨,尤其是版张这种更不容易保存的品种。

另外大家可能还忘记了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新票变旧那是很容易的,直接盖戳就可以。但如果旧票变新很难做到。所以旧票价值大于新票,本身就很难站住脚。况且很多存世量大的新票往往最后消耗也非常大,这也是很多普票新票最后反而保值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从收藏角度,还是不建议收集旧票,如果非要收集,就收集特殊邮戳或者实寄封片。如果您是一位信销票的坚决拥趸,那就随意了,只要高兴就好。


来源:外邮之窗

发布时间2021/11/26 14:27:34
浏览次数2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