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可以说是集邮者和投资者最为深恶痛绝的市场现象之一。为什么又要用深恶痛绝来说新邮的打折呢,因为新邮打折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新邮打折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大面积、大幅度、长时间等十分鲜明的特点,集邮者和投资者都是异常厌恶,但是又毫无办法。
要说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自己能掌控的办法恐怕也就是作为集邮者不参与新邮的预订,作为投资者不参与新邮的买卖,特别是不参与新邮的投机。但是,无论是集邮者还是投资者似乎对于新邮还是难以割舍,还是有感情的,还希望能从中获利。
然而,市场却是残酷无情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对于新邮的打压那那可是毫不留情的,集邮者和投资者面对这种越来越尴尬的处境,不可能还会继续对新邮保持着以往的那种热情,甚至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
热情降了,利润散了。可是,新邮发行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来,有的时候甚至众多新邮齐上阵。在这种情况下,新邮的处境也就越来堪忧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并且还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
由此导致市场的盈利点越来越少了,乃至到了盈利点难以寻找的地步;而亏损点却是随处可见,只要是出现了亏损点,这个亏损点的窟窿就会长期放在那里了,还会越来越大。
亏损点,一方面来自于新邮的大面积大幅度打折,这个窟窿主要面向集邮预订户和其他集邮者;另一方面来自于新邮高开低走的运行模式,对于那些有题材的热门新邮更是如此,它们对于投资者的压榨那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越来越多的亏损点,仅是简单地依靠新邮的减量已是无济于事了,甚至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其实,这种负面效应业已显现出来了,比如说新邮减量对于抑制新邮打折的作用正在不断下降,甚至已没有作用了,有的也就是一副空架子了,新邮减量已被架空了。
在新邮打折再度卷土重来的情况下,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亏损点,看样子也就只能走销毁新邮这条路了,已是无路可走了。
由此想到了发生于2015年的那波局部盈利行情。这波盈利行情始于文交所电子盘的大量兴起,资金蜂拥而至,被某些资金盯上压上的编年套票和小型张等品种走出了一波多年以来未见的高盈利行情,比如说原包的“海底世界”套票版张收购价不下10万元,原封“九龙壁”小型张成交价高达1.8万元,当时的盈利点不断涌现,投资者的心气可以说是高高在上。
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干预,文交所电子盘行情一落千丈,并且成为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穴”,因为你不可能把政策的这道“死穴”废除,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不是这道“鸿沟”,就是那座大墙,已经把非常有限的资金榨干了,行情也就是一句空话了。现在的市场已经沦落到了就连“五牛图”小型张都托举不起来的地步,要不然其价格也不会从19元跌至12元以下。
2020年小型张的整体价格跌至8元之下,价格在10元以上的小型张还能找到嘛,已是无处可寻了,原本打折后又不打折的小型张再次打折了,连此等小型张都折腾不起,连盘子更轻的小版张都拽不上去,你说还能把什么拉出来作为主攻对象呢,没有了吧。(原创:周凤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