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票在方寸之间,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同时具有了欣赏和收藏价值。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因此书法与邮票结合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古代书法——行书》
2010年5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行书》,共6枚邮票,内容为三大行书——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和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均为2枚连体邮票。
《兰亭序》
《兰亭序》全篇28行,共计324字,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脉相通。
《祭侄文稿》
《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为文致祭,在这篇手稿中,他把抑制不住的感情,倾泄在磅礴迅疾的笔墨中,所以能毫不拘谨地将长期积累的精湛书艺充分分挥出来,笔墨一气呵成,因而枯笔极多,愈至后来,愈加纵逸,不仅记录了这场悲壮的历史悲剧,也传达出书者的激烈情感,令人难以忘怀。
《寒食帖》
《黄州寒食诗》书法与诗相得益彰,满纸身世颠沛之悲,家国不宁之沧,字字含泪,令人感受深刻,此贴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同,从一字到一行,从一行到全篇,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石压蛤蟆",也有"树梢挂蛇",比如"年、中、苇、纸"等字,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的气息。
《中国古代书法——草书》
2011年4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草书》,共4枚邮票。
《平复帖》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共9行84字,无名款,宋人定为陆机作品,米芾定为"晋贤十四帖卷"之一,入宣和内府,宋徽宗题签并钤玺印,后经梁清标、安岐等人鉴藏,经《清河书画舫》著录。后入清内府,旋出归成亲王永瑆、恭亲王奕䜣,后归溥儒等人,建国后由张伯驹先生捐献故宫博物院收藏。
《初月帖》
《初月帖》是东晋王羲之作品,墨迹为唐摹本,草书,8行,61字。《万岁通天帖》丛帖第二帖。书法风格逸笔草草,自然天真,率意畅达,有晋人倜傥任诞的气息。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颠峰之篇。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古诗四帖无一笔不争,无一笔不让,有呼有应,浑然天成。" 今人郭子绪云:"《古诗四帖》,可以说是张旭全部生命的结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艺术的精华,永恒美的象征。",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自叙帖》
《自叙帖》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于唐大历十一年或十二年(776或777年)创作的草书书法作品,为纸本墨迹卷。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古代书法——楷书》
2007年1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书法——楷书》特种邮票。
《宣示表》
《宣示表》故宫博物院藏,著名小楷法帖,原为三国时魏钟繇所书,真迹不传于世。只有刻本,一般论者部认为是根据王羲之临本摹刻,始见于宋《淳化阁帖》,共18行。后世阁帖、单本多有翻刻,应以宋刻宋拓本为佳。
《九城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是书法史上著名碑刻作品,唐代的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
《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因体势劲媚,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字体清秀,有"柳骨"之称。由刻玉册官邵建和及弟邵建初镌。碑额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玄秘塔碑》立于唐会昌元年 (公元841年)十二月,现藏陕西西安碑林,虽历经千年,字画仍清晰完好。
看过了古代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我们再来看看出现在邮票上的现代名人书法。
《鲁迅逝世十五周年》邮票
1951年发行的《鲁迅逝世十五周年》、1966年发行的《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两套邮票分别在明显位置展示了鲁迅的书法。
《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邮票
郭沫若评价鲁迅的书法说:“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脱而有法度,远遂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毫不逊色。他精于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主席题词邮票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主席题词邮票
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一直把晋唐小楷等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
毛主席题词邮票
毛主席题词的邮票不仅具有观赏性、纪念性,更有收藏价值,能够收藏一枚已经不容易了,如果能拥有整套的主席题词邮票,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纪念邮票
1940年5月9日,周恩来为中华邮政总局驻西安第三军邮段总视察林卓午先生题词:“传邮万里,国脉所系”,高度评价了当时邮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成了国共通邮协议。1981年5月9日发行的《传邮万里,国脉所系》使用的就是周恩来的题词。
《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邮票
《陈毅同志诞生九十周年》是1991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使用了陈毅自作诗《青松》。陈毅元帅文化底蕴较深,能诗歌,善书法。他的书法,被广泛认为是十位元帅中最有水平的。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纪念邮票
1978年10月22日发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纪念邮票,其中的“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是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
198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的题词为孙中山先生的手迹。
《吴昌硕作品选》邮票
1984年发行的《吴昌硕作品选》邮票1套8枚。王个簃提议其中1枚选用吴昌硕的书法作品“金石乐书画缘”。这幅对联是吴昌硕七十二岁所作,功力已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之境。
《当代美术作品选》邮票
1989年9月1日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选》使用的是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的书画作品。为了使3位艺术大师不同风格的作品在一套邮票中得到更完美一致的体现,邮票采取了统一的风格,固定的格式,力求变化中求和谐,相同中显特色。
每一枚邮票的诞生,都离不开精美绝伦的设计,邮票主题内容的背后也许隐藏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或非凡的传奇。许多邮票都成为了邮迷心中的至宝,至今依然广受欢迎。书法因邮票的传播而突显了它迷人的魅力,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理念。此外,邮票也有“国家名片”的称谓,它对于向全世界展示书法艺术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来源整理自:瀚墨云桥 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