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邮票集藏交流论坛
>
用邮票追忆一位已经被遗忘的大师-摸鱼集藏

用邮票追忆一位已经被遗忘的大师-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用邮票追忆一位已经被遗忘的大师-摸鱼集藏

他十三岁考上是清华,赴美留学,学成归国,致力改革,奠定了清华在理工学的地位;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但是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其中13位是他的学生,并且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

他就是被誉为“大师中大师”,一位已经被我们遗忘的大师—叶企孙。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898年7月16日,在上海的一户望族诞生了一名男婴,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叶企孙。

△2016-11《中国现代科学家》(七)邮票(4-3)叶企孙

13岁,各位小伙伴,还记得自己那时候在干什么?但是叶企孙在自己13岁那年成功考取了清华学堂的首批名额,那一年是公元的1911年。

△2011-8《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邮票

这是不是就很传奇了呢?毕竟被誉为“学霸”中的余淮,想从清华大学邮张明信片回报师恩的愿望,最后都没有实现。

△电视剧《最好的我们》

但是对于叶老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后来他赴美留学,师从诺奖得主布里奇曼,测量出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普朗克常数h值。实验结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得到国际科学界公认,被沿用达16年之久。这一年,他23岁。

27岁那年,他回国,在清华创建物理系。

31岁那年,他在清华创建了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6系。

△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一)邮票(4-3)吴有训

当时清华请不到老师,他就把千辛万苦请来、年龄资历都不如自己的教师吴有训的工资,定的工资比自己还高。后来又在自己盛年时,接连力荐吴有训代替自己的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一职。

△J149《中国现代科学家》(一)邮票(4-4)华罗庚

当时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是叶企孙力排众议让他在清华数学系任教,又送往剑桥大学深造。日后数学大师华罗庚说:“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 ...

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只是一所学术空白的留美预备学校,是理学院让清华逆袭到了如今的地位。

△20世纪30年代叶企孙

叶企孙说,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比如欧洲的哥廷根、慕尼黑和美国的芝加哥等。

中国科学研究停滞数千年,因为叶企孙,第一次有了滚热得烫手的雄心:“除造就科学致用人才外,尚谋树立一研究科学之中心,以求中国之学术独立。”

叶老一生未娶,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献给中国的物理教育业,接下来,就看看这位老先生的“门徒”。

首先是其“大弟子”被誉为“中国核物理奠基人”——王淦昌

△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邮票(6-1)王淦昌

“中国卫星之父”—赵九章

△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邮票(6-2)赵九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

△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邮票(6-4)邓稼先

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

△2014-25《中国现代科学家》(六)邮票(6-5)朱光亚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2011-14《中国现代科学家》(五)邮票(4-4)钱三强

中国载人航天的奠基人,被誉为“火箭之王”——钱学森

△2011-14《中国现代科学家》(五)邮票(4-2)钱学森

中国邮政目前只发行了七组《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展现了30位科学家的风采,其中有6位是他的学生。但是他学生的这个名单还没有结束:

“氢弹之父”——彭桓武、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

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周召光、

华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李政道,杨振宁、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林家翘。

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的中国人,是他的学生戴振铎。

... ...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诞生了23位两弹元勋,其中一半是他的门生。他最终为国家培养的院士数量,达到了79名。

△美国2001年《诺贝尔奖设立百年》邮票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讲一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李政道故事,李政道曾经多次说:“是他决定了我的命运”。

1946年,叶企孙破格将年仅19岁的李政道送往美国深造,在办护照时甚至被质疑“怎么是个儿童?”。半个世纪之后,李政道回国,再次见到那张被他毕生珍藏的泛黄考卷,不禁哽咽。

上面是叶企孙的字迹:李政道,电磁学,58+25=83分。叶企孙执教之严是出名的,他允许李政道不听自己的课,“因为你看的参考书比我的更高明”;但是“你的实验做的不认真,只能得25分”。

1995年4月30日,著名科学家施嘉炀和叶企孙的弟子王淦昌(左),在清华大学为新落成的叶企孙铜像揭幕。

请记住他的名字:叶企孙(1898—1977)

他终身未娶,无儿无女,却桃李满天下。

他奠定清华理科学术和新中国科学发展的基础,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

他年少立志,要拯救这个愚昧落后的民族。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

这是您一生的写照,您和您的学生们为了子孙后代再不用面对核威胁,奉献了所有。时光能够模糊了您的相貌,消磨了您的生平,但是您所作出的奉献,将永远被国家所铭记。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0/07/21 14:56:12
浏览次数2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