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6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引爆市场。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50.9万人,失业率从上月的14.7%降至13.3%。当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最终收涨幅度均超过2%。截至6月5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报收于27110.98点;标普500指数报收于3193.93点;纳斯达克指数报收于9814.08点。美股的走强同时打压了投资者对于避险资产黄金的需求,现货黄金价格跌破1700美元/盎司关口。
出人意料的非农就业数据一度令市场情绪高涨,然而,随后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LS)发表声明称5月非农数据存在误差。BLS发言人斯特恩伯格(Gary Steinberg)表示,如果将那些“有工作”但“没在工作”的人也归类到“失业”类别的话,5月美国的真实失业率将达到约16.4%,比官方当天公布的13.3%要高出3.1个百分点。
从部分数据的表现看,当前,美国经济呈现相对好转的迹象。美国5月3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87.7万人,低于修正后的前值212.6万人;美国5月ADP就业人数减少276万人,低于预期减少900万人,前值也由减少2023.6万人修正为减少1955.7万人。另外,数据显示,美国5月Markit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37.5,高于初值36.9。5月ISM非制造业PMI为45.4,高于前值41.8。而在制造业方面,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39.8,5月ISM制造业PMI为43.1,高于前值41.5。
美国5月劳动力市场出现意外反弹,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也有所好转,增强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严重冲击中迎来好转和复苏的预期。然而,仍然高企的失业率以及仍大幅低于荣枯线的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也预示着美国当前的经济前景可能没有那么乐观。尽管美国各州已开始陆续复工复产,但在疫情以及当前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的冲击下,复工复产进程受到干扰,进展缓慢,美国经济前景依然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值得市场保持警惕。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美国经济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税政策和大规模失业潮将抑制消费增长。居民消费约占美国GDP的70%,未来几年,美国经济韧性主要取决于消费。目前,美国失业率高达14.7%,对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无疑将增加消费者支出,今年3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下降7.5%,创历史最大降幅。
二是非金融企业处于债务高点,将制约投资。企业杠杆率高于历史水平,投资回报率下降,投资意愿萎缩,将制约企业投资增长。2019年,美国国内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仅为1.3%,是2010年以来最低增速,未来增长将持续承压。如果经营环境持续恶化,不排除发生资金链条断裂和债务风险。
三是经贸摩擦持续,净出口和经济增长将受冲击。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来自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严重伤害了美国出口部门。目前,美国又在考虑将部分产业价值链转移回国内,考虑到进口中间品价格提高和生产链调整困难,美国长期遭受的损失将更大。
四是政府债务居高不下,将制约财政空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税改和针对疫情的超强财政刺激方案下,目前,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已达到25.5万亿美元,未来政府债务负担将继续加重,政府应对预期外经济问题能力下降。
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国内经济复苏面临重重挑战。除美联储持续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支撑经济外,美国联邦政府是否将继续推出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也值得关注。据外媒报道,美国下一轮财政刺激计划规模或将不超过1万亿美元,而计划的实施可能至少要到下个月。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表示,将推出新一轮疫情纾困方案,但方案的设计将取决于6月就业市场表现。
此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宣布,美方开始对多个实施或考虑实施数字服务税的贸易伙伴发起“301调查”,包括欧盟、英国、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表示,特朗普担心许多贸易伙伴国家采取的税收措施“不正当针对美国企业”,美国准备好采取一切合适的措施来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免受任何此类不公平对待。而这一举动则有可能加剧美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让本就陷入“麻烦”的美国经济再添风险。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