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凌福根的《中国航天史》首次参加“韩国1994世界集邮展览”并获得银奖,标志着中国航天类展品开始走出国门、进军世界,与国外同类展品同台竞技。
林大安的《从空间飞行先驱到太空邮件》﹑施冥的《人类飞向太空的努力》和张光祖的《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等展品选择了国际性的重大航天题材,其选题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素材具有较高的珍罕性。上述展品经过不断修改和充实,从最初的镀金奖到大镀金奖,尤其是《从空间飞行先驱到太空邮件》,在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上首次获得金奖。
20多年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先后选送了多部航天类展品参加国际邮展和世界邮展,向国际邮坛展示了中国航天集邮的成果;其参展成绩从初始的一般化到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摘金夺银。截至2019年12月,共有41人次的21部展品参加了洲际邮展和世界邮展,获奖成绩稳步提高。
目前,航天集邮已成为各级邮展上不可或缺的类别。它对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航天科技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受到广大航天工作者、解放军官兵、青年学生的喜爱。中国航天集邮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中国航天集邮仍要不断爬坡,革除弊病,更新理念,在研究上多下功夫,全力反映不断发展的中国航天和世界航天的成就。
节选自《集邮》杂志2020年第4期刊载的《与中国航天事业同步发展的中国航天集邮——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五十周年》(施冥)
发布时间2020/04/13 08:28:15
浏览次数1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