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半狄 鹦鹉和扇子
新生代天才的近距离叙情诗
“迷茫。”
“扇子和鹦鹉,是无关之间的暗连,亲密中的疏离,这样的发现,令我伤神。”
“这我最游离的作品,没有什么确凿的东西,包括情绪。”
“我情愿把女人的笃定当作救命的稻草,在迷失的世界。”
“当我画她的这张侧脸时,真的得到一丝慰籍。”
---摘自赵半狄谈《鹦鹉与扇子》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一批中国艺术家在现代艺术史上被赋予了一个“新生代”艺术家的概念。作为一个历史分期上的群体,新生代绘画也带有一般性的共同总体特征,即作品的表现对象从集体情感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复归一种个人的自我境遇和非意识形态化的个人情绪的经验表达,它对艺术主体性的突破使绘画的主题回到了一种以个人化的自我境遇和日常性视觉经验为素材的表现中,并且在美学风格上确立了一种晚期社会主义精英青年的小知识分子的情调。
作为新生代艺术家的代表,赵半狄的作品贴切地触及并揭示了一段社会时间内的社会文化心理,而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又让这种带有集体心理剖析的情绪带上一丝浪漫的情怀。艺术批评家在评价以赵半狄为代表的新生代艺术家时说道“由于新生代艺术家普遍不愿涉猎晦涩艰深的哲学问题,自然哲学观念不会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原则动因。他们往往抓住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进行艺术创作,从一个非常落实、非常具体的人物的事件起点投射出一定的情绪性和观念性的精神因素。”
这种精神性因素在赵半狄的作品中,体现为以一种宁静却又失落的叙事手法,描述了80年代末,青年集体由极致的敏感而衍生出的一种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在作品《鹦鹉和扇子》中,两位青年男女相向而坐,其涣散的眼神不仅与应有的年龄不相匹配,更透露出一种大时代下彷徨而无谓的集体面貌。而占据画面近二分之一的古雅折扇,则与男子手中简陋的鹦鹉玩偶交相呼应,这既是一种对过往情怀的挽歌留恋,同时也是对当下贫瘠而苍白的现实生活,最无声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