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邮票集藏交流论坛
>
邮票的价值与价格-摸鱼集藏

邮票的价值与价格-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管理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邮票的价值与价格-摸鱼集藏

自1840年黑便士邮票诞生之日起,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可谓不胜枚举。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不同邮票的价格是有区别的。有的邮票只需面值的一小半就能从邮市买到,而有的邮票身价千万,令绝大多数集邮者望而却步。邮票的价格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先从邮票的价值说起。邮票是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预付邮资凭证。作为商品,邮票具有使用价值;作为收藏品,邮票则体现出收藏价值,这也是邮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征。具体说来,邮票的价值大致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邮票具有使用价值。


邮票是用户与邮局之间邮政服务的契约形式,它的基本属性是邮资凭证。无论邮票印制得多精美,采用的工艺多么复杂,终究可作为邮资凭证使用,是不能只为收藏而发行的。而邮政业务对邮票的使用,又直接影响到邮票的存世量。因此,邮票作为邮资凭证而使用的普遍程度是影响其价值的首要因素。邮资功能越强、邮政业务越频繁使用的邮票价值相对越大;邮资功能很弱的邮票的价值很小甚至没有任何价值。花纸头就是最好的例证。尽管印刷精美,但由于不是由权威邮政部门发行,无法在日常通信中使用,花纸头历来为集邮者所深恶痛绝。


二、邮票具有美学价值。


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小小的邮票之所以能引起全球亿万人的喜爱、集邮活动之所以风靡全球,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邮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物、风景,甚至宇宙,都能在邮票的方寸之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给人无尽的想象。品相则反映一枚邮票的质量。所以,邮票的设计与品相也能影响邮票的价值。设计越精美,品相越上乘,邮票的价值就相对越高。如特94《梅兰芳舞台艺术》,已成为新中国邮票的经典,其珍贵程度世人皆知。


三、邮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邮票是时代的产物,各个时期的邮票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通过研究邮票的题材内容、设计手法、印刷工艺,可以了解到邮票发行时代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社会的进步程度和人们的生活情况。可以说邮票忠实地记录了历史。邮票也是知识的海洋,起着教育宣传的作用。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就曾说过:“在人类永恒的渴求知识和相互了解的过程中,世界上的邮票是强有力的实物教材。它们也是自从最早的文明以来,艺术、科学和人类一切进展的历史画册。”因此,越是能反映时代特征、具有文化气息,或是在邮政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邮票,价值相对越高。(这里说的“反映时代特征”与“题材热门”的含义并不一样。)如从1930年到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各苏维埃政权、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发行的解放区邮票,从设计、印刷的角度看都略显粗糙,但由于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以“稿”字四方连为代表的解放区邮票不仅是中国邮票宝库之瑰宝,也成为了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四、邮票具有科技价值。


邮票不仅蕴含了邮票设计者的心血,雕刻者和邮票印制部门也功不可没。随着科学技术和集邮活动的发展,邮票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一方面是为了邮票防伪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使集邮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领略邮票的美。以2005-11《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邮票为例,该套邮票采用胶雕套印版印制,由于采用特殊油墨,在背光情况下,文字、校徽图文及波浪形的纹饰都很清晰;而在受光的情况下,油墨反射的光泽很强,显出金光闪闪的华丽景象,令人爱不释手。因此,科技含量与防伪技术越高的邮票,价值也相对越高。


五、邮票的价值与其发行量、存世量有关。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 ,这对邮票也同样适用。邮政部门发行邮票的数量称为发行量,通过发挥其邮资凭证功能,形成了对邮票的自然消耗,再加上灾害、迁徙、战争等原因,使邮票的存世量小于发行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这就导致邮票的价值不断上升。任何一种世界珍邮的数量都十分稀少,如被称为“世界第一珍邮”的圭亚那洋红色1分邮票,全世界仅此一枚。尽管印制得非常粗糙,邮戳盖得很重,还被剪去四角变成了八边形,仍不妨碍它在1980年以93.5万美元的高价拍卖出。


邮票的价值是抽象的,它相对稳定且不受市场行情影响;邮票的价格则是具体的,受市场影响。这并不是说邮票的价值和价格是没有关系的,邮票的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影响邮票价格的因素则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方面。


微观方面共七个因素。其中上文提到的影响价值的五个因素无疑能影响邮票价格,此外还有两个因素,它们只能影响邮票的价格而无法影响其价值。


首先是邮票题材的热门程度。生肖、奥运等题材热门的邮票由于市场需求量较大,其价格往往较其它邮票高,波动也比较剧烈。如七月发行的2006-15《青藏铁路通车纪念》邮票的市场价格在发行后短短三天内从面值2.4元迅速涨到10元以上。


市场中的人为操作也会极大地影响邮票的价格。邮票市价在短期内暴涨暴跌的原因往往就是人为操作。少数所谓的“庄家”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等方法搞投机,使得一些邮票在发行后价格飞涨,另一些邮票一发行就跌破面值,无人问津。这些投机行为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秩序,弄得邮市乌烟瘴气,是导致近几年来集邮者人数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影响邮票价格的宏观方面包括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的说来,只有当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人们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集邮中来,从需求方面对邮票价格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集邮活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内地发行的优秀邮票的价格提高了,同时也带动了香港、澳门等地区邮票的价格。而精美的前苏联邮票自苏联解体后价格大幅下降,直到最近才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而有所回升。


另一个宏观因素则是集邮者的相关知识水平与审美倾向。集邮者要具备一定的集邮知识和鉴赏水平,才能比较准确地判断邮票的价值,并保障不被邮市中的赝品、次品所欺骗。所以集邮者的邮识越丰富,收藏行为就越理性,邮票的价格也会较真实地反映其价值。此外,集邮者对某些邮票的偏爱也会导致这些邮票价格的上涨。这种偏爱往往反映出普遍性的大众审美倾向,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一些偶然因素也能影响邮票的价格。如在设计、印刷过程中产生的错版票、变体票,当流入民间后,价格一般较其正常版要高。如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中的蔡伦“公元前”邮票,需要六万多块才有机会买到,而没出现错误的全套票也不超过200元。稀少的存世量是导致高价格的原因,若发行量、存世量过大,错版或变体邮票的价格也不会很高。如1998-4《中国人民警察》邮票。


总的说来,大部分邮票的价格是真实地反映了其价值的,但由于存在与价值无关但能影响价格的因素,所以邮票的价格并不总是真实反映其价值,有时二者之间甚至会发生严重的背离。如2000-22《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大版张,面值33.6元,发行量88万版,属于热门题材,也是继纪10《保卫世界和平(二)》后的第二套三角形邮票,设计精美,自当年11月发行后受到了各方的喜爱,其价格也以较为平稳的速度上升,2001年3月价格升到了75元。然而邮市中一些“庄家”开始了“精心操作”,使它的价格突然飞速上升,在4月居然达到了惊人的1015元,与其真实价值严重背离。但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为炒作不可能使其价格长期维持在一个不合理的水平上。最后《神舟》大版的价格一路回落,目前的市价为170元左右,这个价格显然更符合其实际价值。


集邮永远是人们生活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集邮者不应只关注邮票的市场价格,而更应看重蕴含于邮票之中的价值。毕竟集邮者收藏的不仅是一种财富,它更是一种文化。集邮怡情、益智、储值、交友这四大目的中,物质上的目的并不是最重要的。近几年来各种原因导致了集邮者人数的下降,而那些能坚持自己的爱好,不为邮市价格所动的人才是真正的集邮者,他们在意的是邮票的价值。同时,集邮者也应当坚信,邮票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现象会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得到纠正,有价值的邮票必然会有一个让集邮者满意的价格。集邮者所付出的心血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内容来源复旦集邮

发布时间2020/03/24 09:18:40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