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艺术文化交流论坛
>
何多苓 失乐园-摸鱼集藏

何多苓 失乐园-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何多苓 失乐园-摸鱼集藏

1

何多苓 失乐园


2008年之后,何多苓很少再像80年代、90年代那样进行成系列地创作,画家的每一张画似乎都在讲述似是而非的故事,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2009年,何多苓参加了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特邀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作为“礼物”他带去了自己的两幅新作《乐园》和《失乐园》。《失乐园》描绘了一位着时装短裙的女子,在荒芜的背景中用略带伤感的眼神回眸一望;而《乐园》则描绘了一位裸女,身体扭曲地倒挂在虬枝上。这些图景似乎无法直接与《圣经》中的故事联系起来,何多苓却是以隐喻、象征的方式在讲述一个来自东方的故事。在画面中,何多苓也在“尽己所能”地将整个作品填充起来:抒情的文学性表达、对画面肌理的追求以及语言单纯性的探索被融为一炉,个体的历时性经验也与怀斯的情怀、谢洛夫的肖像、列维坦的风景和契科夫的小说“混为一谈”。超越“轮回”,不是回到起点,而是别样的涅盘重生,的确,通过在简单的画面中融汇了、复杂了各种因素,何多苓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掌控力,也达致了东方艺术所情有独钟的圆通不群的精神气质。

—赵力 《从终点又到起点的何多苓》


“我从诗歌里得到的养分,比绘画理论书更多,画画都是水到渠成,真正思考的时间反而来自广泛的阅读,我的作品表现个体而非群体的人,我的画上几乎不会出现(或保留住)一人以上的形体,如果我们显得虚无,那无非是想掩盖一些简单的真理,这个真理就是好的文体使人迷恋,画画也一样。—何多苓


何多苓在每一个绘画的阶段,画布中都会渗透出艺术家对生活阅历的思考。


2009年作《失乐园》何多苓的作品中的情感倾向,始终都是令人难以捉摸的。脆弱、忧郁、敏感、怅惘……一如画面上的灰色那样,给人以不敢肯定而且难以释怀的感觉。作品的基调是极其内敛的,欲罢不能却又欲说还休。不过这些画面形象的意义空间却也因而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宽泛,能够进入更多观看者的集体无意识。在初次面对这些灰色人体时,许多人通常都会有若隐若现的疑惑,他们会不自觉地去寻求通向阐释之门的明确线索。而何多苓此时此刻却常常袖手旁观,看来,他宁愿把阐释的权利拱手让出,因为模特儿自己已经站在那里,她们的身体往往就是最好的答案。


发布时间2019/12/03 13:32:09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