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峻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摸鱼集藏
管峻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摸鱼集藏
管峻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摸鱼集藏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到了唐代,诗已达到了顶峰。通常我们看一种艺术是否有大的造化和成就主要看它的整体高度和是否有代表性人物,而唐诗恰恰具备了以上的条件。唐代人思想活跃、言行自由,大家都爱读诗写诗,连科举考试也都以诗赋为主,故而诗风盛行,名家辈出。张若虚是初唐时期诗人,他传世作品很少,仅有两首诗,其中之一便是《春江花月夜》。从古至今,诗人写江水与月色的甚多,也不缺乏名家佳作,然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则极少出现,可以说,一诗传世,冠绝千古。闻一多先生曾赞誉此诗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它完全可以和初唐的天才少年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并称为孤篇横绝,同为千古佳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调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仙境,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把对自然、人生、宇宙的探索共同汇成一种景、情、理水乳交融,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古往今来,人们都有传诵经典名篇的习惯,而书家、画家也多有书写和描绘经典的作品。《春江花月夜》题中五种自然界的景色更受丹青妙手之青睐,且佳作颇多。我尝书写过几次《春江花月夜》,皆不尽如人意。此幅近期新作想力求追寻一种清新雅逸之气,从而能使书与诗呈现出相同的意蕴。首先,行笔要讲究自然、宛转、流畅,有月照花林的静谧气息,整体又要有鸿雁长飞的亘古意境。《春江花月夜》的韵律节奏有其独有的特色,她像小夜曲般梦幻、含蓄、隽永、自然、平和、舒缓,宛若诗人跳动的脉搏。我在书写时亦能怦然心动、屏住呼吸,仿佛毛笔行走的节律被诗人的心迹所牵引,抑或这就是滟滟随波的潮汐声吧!此作系应《中国书画报》之约所写,写毕展读,发现漏写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之句。便知系眼疾欺人、视物不清之故。心下不安,故特此说明,并致歉意。
管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兼书画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楷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荣宝斋特聘书画家,一级美术师。曾获“中华文化十大年度人物”“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等称号,“管峻楷体”入选北大方正字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