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风眠 渔获
林风眠(1900年——1991年)是我国近现代开宗立派的大画家,是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和现代精神,对国画创作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曾任中国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
他经过长期探索,把印象主义风格与中国传统水墨画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集包容性、理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新风格,极大地拓展了绘画的表现手法。
用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画出具有东方神韵和中国画意境的作品,一直是林风眠91年来的不变的追求。
他不但绘画技法超群,并且是一位出色的美术教育家,先后培养出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三名享誉国内外的大画家,为美术教育的贡献同样功不可没。
《渔获》是他风格趋向成熟时的作品,大约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这幅作品曾在2009年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拍出1600多万港币,从此广为人知。
60年代,在国家倡导下,知识分子开始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以此来贴近生活,深入生活,画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渔获》选取了广东沿海某地区,傍晚渔民捕鱼归来,渔船靠岸后,妇女们上前从渔网中按大小和种类分拣鱼,并用工具把鱼运回来的场景。
这幅画具有鲜明的野兽派绘画的影子,比如,人物造型简洁凝练,整体色调比较温暖,在设色上,主要以平涂法为主,突出了画面的平面结构。
虽然画法是西方的,但在在内容主旨的深化上,则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与生俱来的勤吃苦耐劳,勤劳善良,自力更生,永远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敬意的情怀。可以说,这幅作品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发布时间2019/10/22 11:21:02
浏览次数1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