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一般讲机制币根据镜面属性分为三个档次,由高到低依次是:镜面、类镜面、普通面。
一枚币想要达到镜面的效果,对模具、压力都有严格的要求,模具肯定是要初模,铸模压力要大于流通币。简单来说,就是样币的工艺,超大的压力,不但可以将图案每个细节体现得淋漓尽致,底板、字面等平面更是呈现镜面效果,边缘处锐利感很足。
PL是类镜面,英文全称“Proof Like”。类镜面是初模初打的币,但与真正的样币相比,图案压力并不够,很难与其相媲美。类镜面的底板也非常平整,但是致密程度和锐利感,仍逊色于样币。但它和流通币相比,无论是图案还是底板,有着比流通币更好的细节体现。
至于流通币上的普通面效果,则比较常见了,由于模具打制较多,以及压力不足原因,币面往往呈现轻微曲面效果,无论是内齿与底板结合处,还是底板中央部位,都会有轻微的弯曲效果,拿在手上轻微转动,可以很明显看出来这些细节。
其实,将三种档次的机制币图相对比,很容易区分其中细节。
镜面
类镜面
镜面和普通面的区别,用现代纪念币来看则更为明显。
普通面(普制)
镜面(精制)
一目了然,你看懂了吗?
发布时间2019/10/15 09:37:46
浏览次数1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