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艺术文化交流论坛
>
吴昌硕临石鼓文-摸鱼集藏

吴昌硕临石鼓文-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吴昌硕临石鼓文-摸鱼集藏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孝丰(湖州安吉)人。清末诸生,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仓石、苍石、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清末民初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29岁至杭州、苏州、上海等地游历,结识任颐、胡公寿、高邕、吴谷祥、吴伯滔、陆恢等人,56岁任安东县令(今江苏涟水县),辞官后寓居上海专事书画自养。擅长诗、书、画、印。吴昌硕30岁后才涉足绘画,吸取沈周、陈淳、徐渭、朱耷、李鱓、金农、赵之谦、任颐的一些绘画要素,糅合民间画风,创造出恢弘沉雄、遒健烂漫的绘画基调。书法受邓石如、赵之谦等人影响,将钟鼎、陶器文字体势杂糅其书法之中,尤其是石鼓文对其书法风格的确立有重大影响。行书深受黄庭坚、王铎、黄道周书法的影响,并糅入北碑书风及篆籀笔意,给人以古朴奇崛、遒润峻险之感。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吴昌硕的临石鼓文之作,为第七鼓《苑囿围猎》的部分内容,作品刚健雄伟、朴茂苍劲而又纵逸洒脱、柔韧秀拔,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审美内蕴。
石鼓文刻于秦襄公(公元前777—766年)时期,是春秋时期的石刻文字,吴昌硕对石鼓文的临习最多、最深。他在43岁时曾得到潘瘦羊所赠石鼓文拓本,于是将石鼓文作为自己的重点取法对象,并与石鼓文结下了不解之缘。吴昌硕在临石鼓文帖后跋语:“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然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唯其中古茂雄秀气息,未能窥一二”,用功之勤,确实无出其右者,终于“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之精神,变石鼓之体貌,入石鼓出石鼓而成自家气象,成吴氏石鼓文”,将“石鼓体”变成了“昌硕体”,确立出了雄浑朴茂、厚重朴野的吴昌硕石鼓书法。南京博物院所藏吴昌硕临石鼓文书法全文如下: 
吾车既工,吾马既同。
吾车既好,吾马既阜。
君子员猎,员猎员游。
麀鹿速速,君子之求。
骍骍角弓,弓兹以持。
根据题款可知,吴昌硕此幅作品当为其78岁时所作,呈现出老辣苍劲、沉稳雄放的精神气息。吴昌硕几十年临写石鼓文不断,在石鼓文上写出了自我的胸襟抱负,所以齐白石也才有“缶老衰年别有才”的由衷赞佩。吴昌硕65岁时曾描述自己临写石鼓文的感受和体验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境界。”南京博物院所藏此幅作品所作的时间距离吴昌硕说这句话时,又十三年过去了,临习石鼓文日日用工不辍,接近八十岁时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可想而知。重整体、尚气势的特点在这件作品中非常充分地显现出来,古拙雄健、浑厚苍劲、朴茂博大、气象磅礴,确实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此幅作品在章法布局上以纵向取势为主,书写节奏沉稳自如。行文中每字之间略留空间,给人以透气之感,从而消解气势雄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每一行由于疏密、繁简不同,自然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气势,参差错落、郁勃纵横、古茂雄秀的审美境象在其笔下瞬间弥散开来。竖行行距空间比较小,造成茂密雄深的气势。横向之间通过字势和不同形态造成的体态密切联系,成为完整的一体。由于每一竖行行距少留空白,反而使横行行距预留空间比较大,从而起到了自然分割画面的作用,均衡了整体空间。可以说,全幅行气自然沉稳、节奏分明,整幅作品真气弥漫,磅礴宏伟的气息扑面而来。
此幅作品结体上的特点也非常鲜明,取纵势进行造型,字形变长,显然是以篆书结体布局来进行间架结构上的安排。但吴昌硕又不按照篆书整齐划一的空间布局,而是不断加以变化,在空间分割上打破篆书过于均衡平整的对比原则,向书写性上靠拢。字体的疏密、繁简多根据笔画的多少和字形进行安排与变形,因而使字形出现一系列变化,动静对比强烈,在结体上营造出了凝练遒劲、雄浑劲整的审美境象。同时,吴昌硕在结体上也不时加入隶书、魏碑的一些造型特点,欹侧之势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结构上的均衡,产生了飞动之感,从而营造出了高低不平的笔势。当然,吴昌硕在结体上对于疏密、繁简的对比把握非常到位、精熟,无论空间造型如何变化,都能将邓石如所一再强调的“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疏密布局原则落实到书写实践上。结体疏密、繁简对比强烈,每个字既有丰富的空间变化,整体感又非常强,经得起推敲。

吴昌硕此幅临石鼓文书法在用笔上的风格特色亦极为鲜明,呈现出浓郁的金石气息。全幅浓墨重笔直下,一气呵成,且中锋用笔,笔力老辣苍迈、雄浑遒劲,笔势奔腾,气厚力沉,给人以苍劲雄浑、沉稳朴茂的感受。笔画线条具有极高的质量,由于中锋用笔,同时吸收金文注重内敛的运笔特点,使线条充满雄浑的张力。高质量弧线条的出现,将篆书浑圆、古朴、厚重、圆转的审美意趣和精神特质在纸上自然地呈现出来。尤其线条中展示出来的严整雄伟的磅礴气势,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

纸本,纵170厘米、横4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发布时间2019/09/25 10:41:17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