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摸鱼集藏! 登录
首页
>
交流论坛
>
艺术文化交流论坛
>
临摹与创作-摸鱼集藏

临摹与创作-摸鱼集藏

发表人资料
普通会员
分享
投诉
评分
留言
发新帖
临摹与创作-摸鱼集藏

说起书法的学习,不能不说起临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清王澍在《论书心语》中就有“临古须是无我,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的论述,说的就是临帖要忠实于碑帖本身,不要妄加己意,如此才能更多地吸取经典的营养。

当代书法创作实际上与古代书法自然书写的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古代的书画有一部分是文人案头欣赏把玩的小尺幅作品,而当代书法创作是适应当代“展厅文化”而出现的一种带有美术化倾向的艺术创作。现在还无法评说这一变化的好与坏,但书法作为一种载体脱离开书斋而进入现代高大展厅走入大众视野已是一种不争的事实。(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展览时代,经历了由俯视到平视、仰视的演变进程)这种书法创作更多地融入了“设计”的元素,与“书为心画”的心性自然的书写还是有一定相悖的地方,这也是当代书法人面临的一个课题。书法创作要有文人情愫,要突出一个“雅”字。“雅”是艺术创作的基本点,那怎么才能“雅”呢?就要多读、多看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天天去目导心仪,眼睛去看,心里崇尚向往,这样反复地熏染,审美能力就会渐渐提高,对于那些江湖气的东西,则应避而远之。

1

张怀顺书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行书的临摹在范本选择上很关键,取法要高古。一是要选择经典的帖本,二是要选与自己的性情、审美有共鸣的经典,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拓展。在动笔之前要先深入读帖,这个过程很重要,要对范本进行仔细的审读,对每个点画、体势及运笔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如此这般,临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书法的临习绝非是简单的点画模仿和造型的复制(当然越接近原作越好),而是通过这个过程掌握古人点画技巧、结体构成的方式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好基础。
篆书的创作在当代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真正写得好的寥寥无几(特别是金文大篆)。现代的篆书作品取法清人的占了大多数,而且写得越来越精致、越工艺化,艺术品位在降低。金文大篆作品不多,而且和经典相比相差得也很远,很多作品字形的变化也不甚合理。我也在思考当代篆书创作应该怎样进行。我认为当代篆书创作还是要以范本的字形为主,过度的肢解变形会使作品的古意缺失,应在遵守古代字形的基础上加入当代的笔墨和形式构成,在古意的基础上增加时代感。
草书的高峰在盛唐,涌现出张旭、怀素等草书大家。草书的学习要注意线条点画的锤炼,要有篆籀之气,要注重行笔的节奏和速度。草书在字形结构变化上应尽量遵从古人,在变化上要有“度”的把握。草书创作,在把握整体气韵的同时要加强点画形质的准确性,但度的把握很关键,过度关注点画的形质会影响草书的连贯性,连贯与气韵对于草书创作十分重要。大字草书的创作尤难,难在整体气息通畅与点画精到完整要兼顾,在快速运笔的过程中要保持点画的完整就要求作者具有高超的运笔技巧与熟练的字形掌控能力。由此,在进行大字草书创作时一定要有预案,有创作的意图,要起小稿,要研究琢磨既让它与众不同,又要保留书法本体的优雅与从容,不要过分美术化。还有就是要心手双畅,特别是行草书,精力和情绪都应饱满,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有满意的作品出现。

古人在写大件作品时也是要打腹稿的。小作品如尺牍那是古人心性的自然流露,是文化修养与技法的完美体现,而这些我们今人是无法相比的,在书写技法上今人无法与古人相比,这就要求我们在别的地方凸显当代的优势(如章法、墨法、形式构成等方面),尽量缩短与古人的差距。艺术创造的本身是艺术家心性自然真实的流露,是对传统经典学习后的积累与体会,是“意与古会”的再现。

2

张怀顺书自作诗《赴遂宁采风有感》:
临江高阁观涪水,宋代青瓷藏遂州。广德禅林尊大士,射洪春酒传千年。


发布时间2019/08/30 10:49:47
浏览次数1
留言信息
将该帖推荐给好友
确认
把我的留言抄送给
的站内信



经营许可证备案号:苏B2-20170460  |  工信部备案:苏ICP备17052759号-1  |  版权所有:南京金网艺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